记者从市“五水共治”办了解到,舟山市“五水共治”的总体方案已经出炉,将通过“三步走”战略,打造生态新区、美丽海岛。此外,针对全市56条黑河、臭河、垃圾河的“清三河”行动,也在中国舟山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示,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。
“清三河”行动在网上公示
经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和汇总统计,全市“三河”共56条(段)95.1公里,其中垃圾河13条(段)16.1公里,黑河、臭河43条(段)79公里。“根据要求,到2014年底舟山市全面消灭垃圾河,到2016年底基本消灭黑河、臭河。 ”市“五水共治”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从3月份起,各地已纷纷开展“三河”清理整治工作,并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据了解,今年除了全面消灭13条垃圾河外,还将启动治理14条黑河、臭河,累计长度为30.6公里。记者在公示表上看到,除了56条黑河、臭河、垃圾河的基本情况、主要存在问题、初步治理方案等内容外,还列出了每条河的河长名字及治理时间。
“三步走”推进“五水共治”
据了解,“五水共治”的总体目标是:力争通过3到7年时间的努力,全市水污染得到根本遏制,水环境明显改善,水安全明显加强,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。“这是一项涉及面广、情况复杂、投入较大的长期系统工程。”该负责人说,为此舟山市将实施“三步走”战略:三年(到2016年)要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,黑河、臭河、垃圾河基本消除,水污染治理明显见效;五年(到2018年)要基本解决水环境问题,水污染得到根本遏制,水环境全面改观;七年(到2020年)要基本不出水环境问题,实现质变。
这其中,到2016年,舟山市的黑臭河水体基本达到不黑不臭、水面不油不污;全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、设施得到加强,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;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90%以上,渔农户受益率80%以上;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到饮用水功能区要求,河道保洁率为100%;城市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,排涝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标准。
重点推进“清河净水”工程
“清河净水”工程,是舟山市“五水共治”的一场关键战役。根据部署,舟山市将以舟山本岛及朱家尖岛主要流域为单元实施系统性治水,主要在双桥、大沙、白泉、临城、勾山、展茅、朱家尖等七个流域实施河道整治、截污治理、生态景观、开发利用等工程,达到“水清、流畅、岸绿、景美”。
该负责人介绍说,在治污水方面,除了“清三河”行动,还要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和农村污水处理、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基本覆盖,并抓好工业转型和农业转型,有效减少工业和农业污染源。
在防洪水、排涝水方面,舟山市将加强配套的排水闸及排涝泵站工程建设,抓好排洪河道的拓宽疏浚和障碍物清除,提高易涝区域的排涝能力,同时推进强库、固堤等工程建设。
在保供水、抓节水方面,将抓好大陆引水三期、嵊泗县大陆引水及相关岛际引水工程,开展河网翻水入库和海水淡化工程建设,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业节水灌溉提升工程,扩大海水、再生水、雨水等非常规水的利用,推广工业、农业节水技术和居民生活节水器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