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为训练标兵王鹏给战友没纠正队列动作
“是解放军给了我第二次生命,如今我终于成了一名军人,我会用行动追寻救命恩人的样子,刻苦训练,建功军营。”10月底,舟山警备区海防某团新兵二连战士王鹏在月评比中再次被评为“军事训练标兵”,手捧荣誉证书,王鹏激动得眼泛泪花。
“不论是工作还是训练,王鹏都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!”谈起王鹏,指导员陈晓这样评价。
汶川大地震中的幸存者
王鹏老家在四川省茂县,7年的一场灾难,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。
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,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.0级地震。短短几秒钟,房屋倒塌,道路被毁,“天府之国”眨眼间满目疮痍。而王鹏的家乡茂县,距震中心只有30公里,受灾严重。
“那时我读小学6年级,当时学校正在上语文课,教室摇晃了不到10秒钟,整个大楼就轰然倒塌。”谈及那段记忆,王鹏仍心有余悸。
生与死,一瞬间。年仅12岁的王鹏在同学的叫喊声中知道是地震来了,他吓得跑到教室墙角双手抱头蹲下,楼房倒塌时,两块掉落的水泥板把他死死地困在黑暗里。
“四周一下子安静了,也没了叫喊声,随着一个接一个的余震,我被压得越来越死。”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没吃没喝的王鹏渐渐感到体力不支,他随手去摸四周的东西,只要牙齿咬得动的都往嘴里塞。
余震还在持续不断,天空又下起大雨。蜷缩在废墟里的王鹏隐约听到外面人们的奔波逃命声,他大声的呼喊着,但久久无人回应。整整两天,废墟里的王鹏还未被救出,他的嗓子干得说不出话,身上也多处磨得鲜血直流,整个人泡在水里奄奄一息。
“我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死,但我觉得,我快撑不住了。”说着说着,王鹏眼眶湿了。
是解放军救了我的生命
5月14日清晨,接连两天的大雨终于停了。中午12时许,已经从惊慌失措中缓过神的人们在茂县上空看见一朵朵洁白的“伞花”。随着“伞花”渐渐落下,人们欢呼起来:“是解放军来了,我们有救了!”
解放军的到来好像给灾区人打了强心剂,人们跟着15名“空降勇士”有序展开救援。
由于王鹏被困的地方是学校,所以大家很快在周围展开了救援。此时,已经奄奄一息王鹏听到废墟上有搬弄石板的声音,喊不出话的他就捡起一块石头使劲地敲击石板。
“这里有活人!”王鹏听到上面有人喊着,就敲击石板回应起来。随着身上的石头被一块块搬开,外面的声音越来越清晰。
“把眼睛闭上,我们会救你出去的。”王鹏听到有人对自己说话,并慢慢向自己爬过来。此时,又来了一次余震,王鹏听见那个人传来一声闷哼。
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搬去王鹏身上的巨石,眼前越来越亮,恍惚中,王鹏看到一个身着迷彩服的身影用布蒙住自己的双眼,把自己从废墟中抱出。
“幸好,我只是身体几处擦破了皮,并没受什么重伤。”第二天,体力已经恢复的王鹏走出安置点,他找不到亲人,举目四望全是废墟、尸体,顿时慌了神。王鹏无处可去,只是默默地跟在解放军身后。
那几天,他看到有的战士把自己衣物给灾区人用,自己裹着降落伞御寒;有的将水壶的纯净水让给老人喝,自己却用水沟的污水解渴;有的连续救援几天几夜也不肯多休息一小会儿……王鹏不知道为什么这15个人会从4500米的高空天跳下,但他总觉着,只要跟着他们,自己就会有救。
“我不知道是谁救了我,只看到一个身影,但我更想知道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他们,让他们那么累依然不会倒下,从那时起,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军人,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!”
之后,年仅12岁的王鹏一直跟在几名解放军的背后协助他们救援,还和他们从废墟下成功救出2名幸存者。期间,王鹏知道了15解放军中一个叫刘文辉,一个叫王磊,一个叫向海波。
后来王鹏才知道,15名空降兵从4500米高空跳下的时候,已经写好遗书。
立志要当一名军人
“他们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,把危险留给自己。”提起自己和15名空降兵勇士相处的那几天,王鹏激动不已:“是他们给了我第二生命,他们的名字我会一辈子记在心中,因为他们在灾区的影子,就是我作为军人要追随的样子!”
时间淡化了王鹏对那场灾难的记忆,却冲不淡他坚定的从军决心。王鹏只想快点长大,实现自己藏在心中已久的梦想。2012年和2013年,他两次报名参军,却因为年龄偏小和学业尚未完成而作罢。2014,再次因家庭原因依旧未能如愿。今年9月,刚满19岁的王鹏终于如愿步入军营,来到了舟山警备区海防某团新兵营。
“是军人就应该把自己磨炼成钢,我会追寻着英雄的样子不断前行,建功军营!”来到部队,王鹏始终以满格的姿态对待工作训练,不但两次被评为“训练标兵”,还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