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战争条件下,动员的组织指挥不仅工作量大、组织复杂、协调任务繁重,而且可能面临敌空袭和地面破坏等多种威胁,为此,军分区应依据上级指示和本级动员目标,牢牢把握不同阶段的动员重心,综合采取目标控制、情况处置、内外协调等方式,并结合政策、教育、经济等多种手段运用,改变部分民力的存在状态、归属关系和使用方向,以适应现代战争对动员的需求。
统筹控制,密切协调。受领动员任务后,军分区应按动员预案,迅速组织各人武部、国防动员委员会各职能单位,依据上级命令和动员预案,陆续展开动员行动。在实施过程中,要把握动态,及时发现行动偏差,如遇某种紧缺资源出现较大缺口、动员行动遭敌干扰破坏等情况,应及时作出调整,以最快速度将调整指令传达到位,最大限度提高动员效能。要主动与保障部队联系,通过建立联系制度、召开联席会议、派驻联络小组等形式,了解保障部队对动员保障的需求,统筹解决资源分配问题。在完成动员任务后,要及时组织与部队的交接。交接前,应组织接收单位共同对动员的人员、装备、物资、器材进行点验、核实;交接时,由上级统一组织,交接双方共同负责。
科学调配,有序展开。战时动员行动通常根据战局发展态势适时调整力量投入,由此形成动员重心转移和变化,保证动员资源按战时要求有序、有效流向主要方向。因此,军分区在落实首批动员任务时,应迅速进入战时状态,协调地方政府明确战时指挥关系,完善战时工作制度,完善战时动员体制和运行机制,确保首批动员顺利实施。在组织持续动员时,不仅应充分考虑作战力量的补充需要,同时也要考虑到非直接作战地区战时应急生产、消除战争灾害、保存战争潜力的综合需要。进入后期动员阶段,应快速动员人员进行战后生产自救,展开战后重建,安排征用人员返回,征集装备复员,协调地方政府补偿动员人员装备,保障社会秩序恢复到正常状态。
合理安排,确保重点。合理安排资源配置与流向既是战时各动员活动的归宿,也是衡量动员成效的基本价值标准。在平时准备中,军分区就要注重抓好关键技术储备、专业技术和专业生产人员储备、备用生产线储备等,处理好战时需要与保障可能的关系,实现既保证战时动员任务的完成,又兼顾战时社会的综合需要。在动员过程中,为避免或减少发生争抢紧缺资源的现象,或发生动员需求与战时经济、国民生活基本需要相互冲突的矛盾,军分区应及时协调地方政府制定优先保障机制,保障责任及奖惩措施,确保能够优先保障武装力量需要。此外,在首批动员的同时,就应科学预测危机发展可能趋势,力争将后续动员的准备适时靠前,留有余地,把握主动。